自动驾驶观光车是融合人工智能、传感器技术、通信技术和车辆工程的智能交通工具,主要用于特定场景下的旅客运输和游览服务。以下是其工作原理及典型用途的详细介绍:
一、工作原理
自动驾驶观光车通过多模块协同实现自主行驶,核心技术包括:
感知系统
传感器:配备摄像头、激光雷达(LiDAR)、毫米波雷达、超声波雷达等,实时采集周围环境数据(如障碍物、行人、交通标志等)。
高精度地图:预先加载景区或园区的三维地图,结合 GPS / 北斗定位,实现厘米级定位。
决策与规划系统
数据处理:通过 AI 算法(如深度学习)分析传感器数据,识别障碍物并预测其运动轨迹。
路径规划:根据实时路况和目的地,动态生成最优行驶路径,避开障碍物。
行为决策:判断红绿灯、行人意图等,调整车速或停车礼让。
控制系统
线控底盘:通过电子信号直接控制转向、加速、刹车等执行机构,实现车辆精准操控。
安全冗余:配备紧急制动系统(AEB)和人工接管按钮,确保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。
通信与交互
车联网(V2X):与云端服务器或其他车辆通信,获取实时交通信息。
人机交互:通过车内屏幕、语音提示或手机 APP 提供路线、景点讲解等服务。
二、典型使用场景与用途
景区与主题乐园
游客接驳:在大型景区内提供循环线路,减少游客步行疲劳。
沉浸式游览:结合 AR/VR 技术,在行驶过程中同步播放景点介绍或虚拟场景。
环保需求:零排放设计,适合自然保护区等对污染敏感区域。
城市公园与开放空间
便民服务:作为短途代步工具,连接公园入口与核心景点。
安防辅助:夜间搭载摄像头执行巡逻任务,监测异常情况。
交通枢纽(机场、高铁站)
航站楼内接驳:帮助旅客快速到达登机口或行李提取处。
行李搬运:部分车型可搭载行李,减轻旅客负担。
科技园区与智慧社区
内部通勤:解决 “最后一公里” 问题,连接办公区、宿舍和公共设施。
宣传展示:作为科技感载体,提升园区形象。
特殊场景
恶劣天气:在雨雪或高温环境下替代人工驾驶,保障服务连续性。
夜间运营:利用红外传感器实现全时段服务,例如景区夜游项目。
四座高尔夫球车配置参数表
长*宽*高 | 3130*1174*1956mm | 车身结构 | 承载式底盘结构 |
轴距 | 2420mm | 转向模式 | 前轮阿克曼转向 |
前/后轮距 | 910/960mm | 动力电池类型 | 磷酸铁锂 |
载荷 | 510kg | 续航 | 60-120km |
最小离地间隙 | 100mm | 制动类型 | 线控液压制动+电子驻车 |
最小转弯半径 | ≤4.5m | 驱动形式 | 后置驱动 |
悬架形式 | 前麦弗逊独立悬挂、后托臂式 | 电机类型 | 交流电机 |
最大爬坡度数 | 20% | 充电时间 | 5h |
六座高尔夫球车配置参数表
长*宽*高 | 3130*1174*1956mm | 车身结构 | 承载式底盘结构 |
轴距 | 2420mm | 转向模式 | 前轮阿克曼转向 |
前/后轮距 | 910/960mm | 动力电池类型 | 磷酸铁锂 |
载荷 | 510kg | 续航 | 60-120km |
最小离地间隙 | 100mm | 制动类型 | 线控液压制动+电子驻车 |
最小转弯半径 | ≤4.5m | 驱动形式 | 后置驱动 |
悬架形式 | 前麦弗逊独立悬挂、后托臂式 | 电机类型 | 交流电机 |
最大爬坡度数 | 30% | 充电时间 | 5h |
八座新款高尔夫球车配置参数表
长*宽*高 | 4360*1230*1955mm | 车身结构 | 承载式底盘结构 |
轴距 | 3150mm | 转向模式 | 前轮阿克曼转向 |
前/后轮距 | 916/966mm | 动力电池类型 | 磷酸铁锂 |
载荷 | 680kg | 续航 | 60-120km |
最小离地间隙 | 100mm | 制动类型 | 线控液压制动+电子驻车 |
最小转弯半径 | 6m | 驱动形式 | 后置驱动 |
悬架形式 | 前麦弗逊独立悬挂、后托臂式 | 电机类型 | 交流电机 |
最大爬坡度数 | 30% | 充电时间 | 5h |
自动驾驶配置说明 | |
自动驾驶 | 具备L4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,拥有自主完成出入库动作、自动避障、自动停靠、自动启动、编队行驶等功能。行驶过程中,车辆可以主动收集场景数据并上报,在云端完成程序算法优化后,通过OTA升级实现车端程序更新,从而实现自动驾驶算法更新换代. |
高精定位
| 通过车辆配置的高精度传感器实现厘米级的定位。车辆行驶时,车身传感器将采集 并上传路况信息,结合高精地图和定位信息进行实时分析,从而判断车辆的行驶状 态和行驶速度 |
智能感知
| 通过多传感器协同工作,获得对周围环境的全局认知,并通过处理器运算,生成障碍物的分类、状态,预算其可能的移动轨迹 |
决策规划
| 在完成周边物体感知,并预测其运动轨迹后,结合车辆路径意图,当前位置、交通、法规等,对车辆下一步行为做出最合理的规划 |
执行控制
| G200无人小巴根据上层决策规划的目标,通过一系列结合车辆属性和外界物理因 素的动力学计算,将决策目标转化成车辆控制油门、刹车及方向指令,完成车辆自 动驾驶功能 |
人机交互 | 通过手机微信端,车载触摸屏以及语音实现人机交互,拥有选站,咨询和娱乐功能 |